1931年11月,在黄安七里坪,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成立,16岁的陈锡联被编入了第4军第10师第30团配资手续费,担任政治处通信班长。那时,张国焘刚刚归国,并在红四方面军内部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。正值战事紧张,红军正在前线与敌激战,张国焘却在后方操办起了“肃反”运动。这场运动使得许多人遭遇了冤屈甚至丧命,陈锡联差点也因此丢掉性命。
事情的起因是有一天,陈锡联在街头偶遇了自己久未见面的老班长孙玉清。两人久别重逢,十分高兴,互相诉说近况。孙玉清拍了拍自己的枪匣,笑着对陈锡联说:“你看,我现在当连长了。口袋里还有些铜板,明天早上请你们吃顿东西。”第二天,陈锡联便带着几名战士,一同凑钱找到了孙玉清,买了几根油条和一碗鸡血汤,大家围坐在街头简单吃了起来。谁料,这件事却被张国焘当作了“吃喝委员会”的象征,而作为班长的陈锡联成了最大的责任人,顺理成章地成为了“肃反”的目标之一。
恰逢此时,徐向前前来视察部队,有人向他报告了此事。徐向前一直对张国焘的“肃反”心存不满,尤其是张国焘在背后指手画脚,甚至不让他参加重要会议,这让徐向前心中积怨已久。当听到陈锡联的事后,徐向前气愤地大声说道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家里贫苦,跑出来参加革命。肚子饿了,找个地方吃点东西,居然能被说成‘吃喝委员会’!已经抓人的,立刻放了!没有抓人的,不能再抓了!”徐向前的威严让在场的人都哑口无言,陈锡联也因此逃过了一劫。
展开剩余66%许多年后,徐向前因病重卧床,陈锡联亲自前去探望,依然心存感激,当年救命的恩情,他始终铭记在心。
刚加入红军时,陈锡联仅是一个普通的小兵,对张国焘并不熟悉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逐渐意识到张国焘的人品问题。在一次行军途中,陈锡联所在的第39团负责担任前卫。行进至一条河流时,部队被河水阻隔。陈锡联当即询问是否有人会水,队伍中有一位班长自告奋勇,站出来准备涉水渡河。陈锡联拿了两根木棍,和那位班长一起下水探水深,一路试探河底,终于安全过河。陈锡联回头再次过河寻找队伍时,正好碰到站在岸边的张国焘。张国焘见陈锡联一往无前,才松了一口气,回头对部队说道:“同志们,别怕水冷,我张主席也要脱裤子啦!过了河就是胜利!”此言虽带着些许戏谑,但张国焘的言语中的确透露出一股自信。
然而,红四军长征途中,由于连日的艰苦行军,陈锡联的身体也逐渐吃不消,先是上吐下泻,接着连续发烧,最终倒下了。幸运的是,警卫员精心照料,加上当地百姓的帮助,陈锡联的病情才得以好转。
这时,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毛儿盖附近休整,陈锡联恰好见到了周恩来。周恩来得知他仍未完全康复后,嘱咐他要好好休息,陈锡联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温暖与感激。
在恢复期间,陈锡联躺在床上休息,朦朦胧胧中听到张国焘和张闻天的声音。等他醒来时,却发现自己心爱的外套不见了。张闻天告诉他,那是张国焘穿走的,陈锡联听后,不由得心生无奈。
后来,张国焘出于个人野心,开始向中央争权不果,于是通过蛊惑与欺骗手段,指挥红四方面军南下,结果导致了惨重的损失。最终,红四方面军艰难抵达延安,而张国焘却背叛了队伍,投靠了国民党。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深感失望,陈锡联等人也彻底看清了张国焘的真实面目。
许世友,作为红四方面军的老兵,晚年曾回忆道:“此人心狠手辣,除了毛主席,没有人能与他抗衡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富华优配_股票配资官方公司_股票配资开户平台观点